三管齐下,目标只有一个,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天气的出现。
完成佛山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此外,优化城市布局和环保准入。
4.大力打击机动车环境违法行为。2017年年底前完成我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工作,明确达标期限、具体措施和重点项目,提出分阶段推进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措施。各区必须制定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取缔工作方案,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企业清单,明确整治措施和整治时限,分类施治,开展专项取缔行动。加强对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的监管及推广使用冷凝回收模式。城市道路机扫率达到85%以上,2017年11月1日前,在我市运输工地渣土和粉状物料的车辆应实现密闭运输并配备卫星定位装置,新购入渣土运输车必须为自动化密闭车辆。
2019年底前,完成三水三港、南港码头的搬迁工作。各区人民政府要将重点任务逐级分解到镇(街道),以及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据预测,截至2020年,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将超过千亿元规模,其中包括水处理设备、水生态环境治理、智慧水务等将达600亿元。
中国环保在线了解到,当前以水体治理、水生态修复、供给排水为代表的水环境治理环节仍高度集中在城镇区域。在水十条大考的关键节点,农村水处理市场也已顺势拉开序幕。环保资深人士指出。我们目前政策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消息,《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覆盖的上述三大区域,共涉及880个县、近8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近6成。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则从财政方面给予了农村水处理市场巨大利好。
有水处理知情人士透露,农村水处理将先从最主要的方向,即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水生态环境修复环节推动。新政加码催生窗口期 农村污水处理风口正劲近年来,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迎来产业暖春。其中,农村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质监测等涉水另据被重点提及。在此基础上,后续相关部门还将出台农村水处理技术路径、运营模式等方面的配套文件,农村污水处理正在加速进入实操阶段。
从2015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驶入发展快车道,到2017年上半年产业投资空间增至万亿级。而以单体项目走向综合服务、从扎根品质内核蜕变品牌价值,仍将成为未来农村水处理企业的入场券。优先整治区域为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水源地及其输水沿线、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将对国内农村污水处理产业及上下游业态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直指农村水环境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两大核心焦点,并在此期间多次对农村水环境按照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原则进行长效监管体制变革。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仍有近7成的建制村尚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以致部分区域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应用。业界分析普遍指出,由于治理欠账较多、存在商业模式不明确等待解难题,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污水处理市场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2017年初,环保部、财政部印发《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酝酿已久的农村水处理市场正式拉开帷幕。黑臭水体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摁下快进键,千亿级市场体量初具雏形农村污水处理蓬勃发展,也不断吸引了来自社会资本、产业、技术等各方面优势力量源源不断地汇入。
继水十条明确水环境治理时间表与路线图后,强化全国范围内的万余个行政村的水生态环境修复与监管被提上日程。按照量体裁衣的模式,该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未来4年内,超过10万个建制村将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并占到全国建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管控臭氧要与PM2.5协同治理,目前国家已明确臭氧污染的治理时间表。今年7月以来,全国多地也出现臭氧浓度超标的情况。受经济回暖、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国不少地区臭氧浓度有较大幅度上升,预计全年的全国平均浓度、超标城市数量、超标天数比例将有所上升,但超标天次仍然以轻度污染为主。我国臭氧污染现状臭氧污染作为一种光化学污染,从总体上看,今年臭氧浓度总体上升仍属于正常年际波动。
从保护人体健康角度看,臭氧污染比较容易防范,不在室外长时间暴露,就可大幅减少臭氧对健康的危害。因此,遏制臭氧污染,首先得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如何防范臭氧污染?臭氧本身有着两张面孔。继PM2.5之后,臭氧又闯入公众视线。
对于臭氧轻度超标不必惊慌,注意日常防护即可。随着夏季全国多地臭氧浓度超标、臭氧污染的强势来袭,业内专家表示,我国臭氧的污染水平处于可控状态,没有严重污染,更没有出现爆表。
且较低浓度的臭氧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已经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表示,从2016年全年的监测数据来看,有臭氧监测数据的338个城市中,有59个城市臭氧超标。臭氧污染仍处可控状态 亟需与PM2.5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的治理一直是国家的重点项目之一,继PM2.5之后,臭氧屡屡成为夏季空气首要污染物。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控制臭氧污染,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协同削减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结合各地污染状况、产业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差异化控制策略。
在离地表20公里至30公里的高空,臭氧是好东西,是阻止太阳紫外线辐射危害地球生物的天然屏障。专家表示现阶段大气污染的主要矛盾仍然是PM2.5的治理,而臭氧的污染水平和美国西海岸基本相当,我国处于可控状态。
按日评价,338个城市臭氧的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天次比例分别为4.7%、0.4%、0.024%,没有严重污染,更没有出现爆表。近地面的臭氧主要来源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这两种物质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火力发电厂、油品挥发等。
下一步,环保部在继续将PM2.5作为大气污染治理首要任务的同时,将以加强NOx和VOCs排放控制为重点,扎实推进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近地面的臭氧通常是一种有害气体,影响空气质量,甚至会成为健康杀手。
臭氧形成不仅与工业、家装和服装等行业排放有关,日常生活中的装饰、粉刷、出行等活动都可能排放VOCs。此外,鉴于臭氧具有两面性,专家表示,每个人不仅可以被动应对臭氧污染,进行健康防护,还可以主动参加到防治工作中来。强化臭氧污染监控治理措施PM2.5和臭氧是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两大污染因子,环保部门早已意识到臭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所以在2012年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时,就已经将臭氧纳入监测范围,并作为评估空气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以来,我国三大重点区域特别是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臭氧浓度有显著的逐年上升趋势。
充分考虑到臭氧污染可能导致空气质量超标的情况,我国已将臭氧污染防治纳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议事日程。随着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媒体的广泛报道,公众对臭氧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污染物浓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来看,虽然臭氧的贡献量在逐年上升,但PM2.5和PM10对综合指数的贡献仍然大于臭氧下一步,环保部在继续将PM2.5作为大气污染治理首要任务的同时,将以加强NOx和VOCs排放控制为重点,扎实推进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
臭氧污染仍处可控状态 亟需与PM2.5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的治理一直是国家的重点项目之一,继PM2.5之后,臭氧屡屡成为夏季空气首要污染物。强化臭氧污染监控治理措施PM2.5和臭氧是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两大污染因子,环保部门早已意识到臭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所以在2012年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时,就已经将臭氧纳入监测范围,并作为评估空气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